如何在工业界发挥人工智能的效能,解决行业痛点,是业界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项重大机遇和挑战。在解决行业痛点问题时,大模型是否最优解?能否找到成本低、高精度、易解释的方法,为行业痛点提供实时解决方案?
【作者 廖可】
8月15日这天在日本被称为“终战之日”,每年此时,日本社会都不得不再次直面二战历史。
二战侵略历史,是最容易撕裂日本社会和谐面具的话题,就连电视台在遣词造句时也得小心翼翼,字斟句酌。
近几年来,8月15日这天讨论得最多的,除了历史话题,就是日本的军事正常化之路。当右翼分子们参拜靖国神社并祈祷有一天能够复兴大日本皇军的威风时,整个日本社会都被一点点裹挟进右倾的风暴里。
走向军事正常化的日本
7月12日,日本防卫省正式对外发布2024年度《防卫白皮书》。
从1976年开始,日本每年都会对外公开其防卫政策,这也是对日本自卫队军事力量的一种钳制。但是近年来,《防卫白皮书》的发布目的已慢慢发生改变。
日本2024年度《防卫白皮书》朝日新闻
本年度的白皮书有550页,其中用了足足31页渲染中国对日本的威胁,并将中国定位为“战略上前所未有的最大挑战”。
在描述中国所带来的所谓威胁时,白皮书分别从乌克兰战争、核威胁、台湾问题、边境冲突等角度来塑造中国的形象,意图将中国刻画为东亚的俄罗斯,并大肆强调乌克兰战争的教训,从而鼓吹自卫队的先行打击能力和防卫核威慑的重要性。
日本《东京新闻》对这份白皮书的评价是:刻画出二战后最严峻的安全保障局面,以营造先行攻击敌方基地能力的必要性,从而为近年来日本军费快速扩张和放弃“专守防卫”政策买单。
另一方面,白皮书大肆渲染核威胁,事实上是在为日本自身重获核威慑力作舆论铺垫。在白皮书发布两周后的7月28日,岸田文雄内阁与拜登政府进行了史上首次“延伸威慑”会议,确立了共享美国“核保护伞”的重要性。
客观来看,发布《防卫白皮书》的主要目的,实际上是在向日本社会征得自卫政策转向的支持。
自卫队在日本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产物:按照战后日本的和平宪法规定,日本不允许拥有军队,而自卫队是在美国单方面的纵容和怂恿之下建立起来的,与战后日本的立国之策格格不入,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关于自卫队是否记入宪法这点,日本社会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共识。而如今,日本从“专守防卫”转向“先制攻击”,赋予了自卫队主动出击的权限,让自卫队逐步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军队”。
渲染危机、强调自卫队作为军队的重要性、赢得民众支持并记入宪法、最后再更改自卫队的名称,可以说,不论是曾经的安倍还是现在的岸田,日本的右翼政客们都在照着这个剧本推进。
被“保护”的右翼群体
关于军事正常化,每年日本社会舆论大分裂体现得最为明显的莫过于8月15日。
说起来,8月15日这天到底应该叫做什么,日本社会至今仍没能形成一个很好的共识,甚至连“纪念日”这样的说法都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强烈抗议,因此这天目前也就草草给安上所谓“终战之日”的名头。
每年8月15日的主要舞台设在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这天右翼人士会盛装齐聚在这里,在提前搭好的舞台上高声演讲。部分右翼人士甚至还会穿上二战时日本军人的军服,以至于有不明就里的欧美游客会误以为这里在开cosplay。
2020年“终战之日”,靖国神社门口的右翼人群周刊文春
事实上,日本有相当大一部分右翼分子直至今日仍认为,日本对亚洲发动的战争是对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战争,是将亚洲各国从欧美殖民者手中解放出来的“大东亚战争”。这些人认为曾经的战争是正义之举,所以现在恢复日本昔日的荣光也是理所当然,重新拥有军队是必然的结果。
而在日本社会中,右翼总是处于被“保护”的状态。他们可以在社会上肆意发表关于“大东亚战争”的观点,可以在警察的保护下在靖国神社不断举行各种活动,在其他左翼群体举办活动时肆无忌惮地骚扰。他们以“言论自由”为挡箭牌,充分地将自己置于各种事件的聚光灯下,从而让其他人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并以为他们是日本社会的主流意见。
因为这些右翼分子在日本乃至国际舆论场上存在感极强,所以不少人误以为大部分日本人都秉持着这样的历史观。实际情况与之相反,多次舆论调查显示,认为日本曾经侵略他国并犯下错误的人占日本社会多数。
比如在日经新闻于前几年针对历史认知的调查中,认为二战中日本实行的是“侵略战争”的人数占总体的66%;又比如在《毎日新闻》的调查中,认为日本发动了错误的战争的人数占多数比例。
事实上,直至今日,日本社会对于右翼政客们军事正常化的夙愿也多是持保守态度。
迄今为止多次针对改变日本现行宪法的投票调查中,大多数民众认为宪法是应该改变的,而其中很大一部分认为主要是因为现行宪法对日益增加的外部威胁的应对能力不足,使得国防变得薄弱。从这点上看,政客们近年来的危机渲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即使是这些希望修改宪法的人,其中大多数也不希望直接取消宪法第9条,即“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
《朝日新闻》2024年5月针对改变宪法的舆论调查数据
隐身于社会中的左翼斗争
实际上,日本社会中,依旧有不少左翼人士在为历史真相而斗争。比如,在临近8月15日的这几天,日本许多地方都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讨论会或电影放映会,其中许多内容都在反省日本侵华期间所犯下的罪行。
笔者也参加了其中一场电影放映会。
涉谷的一家小电影院从8月3日开始就连续放映一部电影——《蚁之兵队》,讲述一位80岁的日本侵华士兵奥村和一重回山西寻找日军犯下的罪行的故事。在电影中,奥村特意找来了被日军毒打过的村里人、被日军侵犯过的女性,以及当地大屠杀的幸存者,直面他们所讲述的种种罪行。
电影从头到尾对“侵略”一词都没有任何避讳。而据笔者观察,在场观看的几乎都是日本人,年龄层分布均匀。
《蚁之兵队》电影海报
其实,日本社会中,左翼的抗争形式有很多,只不过大多数都是以这种不显眼的方式进行,大家小心翼翼的态度非常明显。笔者在这电影结束后走出电影院时,发现电影院的员工在门口的对面站岗,一问才知道是担心右翼分子来抗议,特意在这放风。这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类似这种的反战电影经常会遭致右翼人士的骚扰,导致电影无法正常上映。”
“沉默的螺旋”
由此可见,在日本,正视历史、反省历史、与右翼相抗争的人未必是越来越少,只是更多人越来越选择隐身于街头巷尾,再或倾向于保持沉默,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及人身安全。
不承认真实历史的人过于显眼,而想要正视、反省历史的声音又过于低调,以至于日本国内外社会形成右翼势力迅猛抬头、日本社会正在右转的普遍认知,而这一认知又导致日本右翼愈加猖狂、左翼人士更为小心谨慎,由此形成沉默的螺旋。
就现实来看十大期货配资公司排名,日本政府无疑是欢迎这一局面的到来的,甚至还会在其中推波助澜。如果日本社会无法摆脱这一沉默的螺旋,日本走向军事化正常化只是时间远近问题。